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通讯员 陈艳
记者20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双星与变星研究团组近期发现由活动相接双星、单谱双星和目视伴星组成的物理上存在联系的特殊五星系统,揭示伴星天体在密近双星的形成演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研究密近双星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天然实验室”。
多星系统又叫聚星系统,中密近双星的观测分析不仅为研究其形成和演化提供良好的机会,而且还能为研究恒星早期形成和动力学相互作用提供丰富的线索。廖文萍副研究员等人利用云南天文台多规格望远镜进行长期观测,并结合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盖亚空间望远镜等观测数据和信息,首次对相接双星御夫座V410进行详细研究。
相接双星御夫座V410处于光谱三星系统中,但人们一直不清楚第三天体的物理及轨道特征。研究人员通过轨道周期变化规律的分析,发现其掩食光变到达地球的时间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同时结合恒星大气参量和连续光变曲线的解轨分析,求解了相接双星的绝对参量,并通过寻找第三光了解第三天体的物理特性。相关测光数据揭示该系统含有较大的第三光,主星表面存在较强的黑子活动,是一个活动的小质量比深度相接双星。第三天体的大质量低光度证实其为含有看不见次星的单谱双星系统,并围绕中心食双星进行偏心轨道运动。盖亚卫星在与太阳几乎相同距离处发现系统的目视伴星,很好地证实了这个由两个双星和一个目视伴星组成的五星系统中成员星之间的物理联系。
在所有主序双星中,拥有对流公共包层的相接双星,是轨道周期最短和轨道角动量最小的恒星系统。这一研究成果揭示了多星系统中恒星间的相互作用不仅能驱使密近双星形成,还能驱动形成像御夫座V410这样小质量比的深度相接双星,最终演化并合成快速自转的单星,并产生亮红新星爆发。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天文学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关键词: 云南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