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科技日报记者 刘传书
11月27日,在第二届“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上,由“科学探索奖”获奖人提出并投票产生的2022年度“十大基础研究关键词”发布,体现出以获奖人为代表的中国杰出青年科学家群体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前瞻研判,和对“从0到1”的原始创新的不断探索。
为了试图勾勒出未来三至五年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的发展图景,200位科学探索奖获奖人依据自己的一线工作和科学洞察,提名并投票选出十个关键词并在论坛上正式发布。它们分别是:高能宇宙线起源、室温超导、新材料创制、新型RNA疗法、类脑智能和脑机接口、面向科学发现的人工智能、后摩尔时代的集成电路、超高比能安全储能、仿生材料与器件、复杂系统与高阶网络。
“十大基础研究关键词”发布。
这十个关键词,不仅凝聚了青年科学家们探索科学“无人区”的壮志雄心,也凝聚了中国青年科学家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前瞻研判。
非编码RNA被称为人类基因中的“暗物质”,它从DNA转录而来,但不表达为蛋白质,长久以来一直用途成谜。这些“暗物质”到底有什么用?能够为我们对抗疾病提供哪些全新的手段?
2020年“科学探索奖”获奖人、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陈玲玲以《新型RNA的发现与功能探索》为题,为观众揭秘非编码RNA。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复杂系统研究。2021年“科学探索奖”获奖人、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吕琳媛从事复杂系统研究,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复杂系统研究的“前世今生”:在秩序与混沌边缘,复杂科学如何在诸如人脑、生态、社会这样的复杂系统中寻找普适、简单的规律?科学家如何在复杂世界中,寻找到隐藏着的简单规则。
“摩尔定律”面临失效风险,晶体管尺寸逐渐逼近其物理极限。人们飞速增长的算力需求未来如何满足?清华大学教授、2019年“科学探索奖”获奖人吴华强是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首任院长,从事新型忆阻器研究,他分享了“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的最新前沿探索。
据悉,“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是为“科学探索奖”获奖人提供的高水平、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50²”寓意着“科学探索奖”每年评选出的50位青年科学家,将对未来50年的科学技术突破产生重大影响。从2021年起,“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每年举办一次,旨在营造探索未知的学术氛围,鼓励青年科学家之间的交叉研究合作,成为兼具专业性和权威性的青年科学家学术盛会。
关键词: 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