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速看!聚焦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首届中国乡村振兴北京论坛在京举行

时间:2023-01-16 15:03:56       来源:科技日报


(资料图片)

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由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人民大学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乡村振兴北京论坛”日前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会长韩长赋、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等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来自我国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乡村振兴典型观测县”代表以及中粮、碧桂园、伊利、大北农、中昊智达、腾讯等企业代表400余人现场参会。

与会专家认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城乡融合背景下的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是以小农户规模巨大、城乡融合发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乡村地域综合体等为主要特征的多模式、多类型共存的现代化。要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在经济上维护农民利益、在政治上保障农民权利,努力实现耕者有其田、耕者增其利、耕者落其业、耕者安其居、耕者享其权、耕者共其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快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从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及城乡融合四大领域细化指标设计,指导各地建立监测评价制度,及时掌握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程度和努力方向。

与会专家还指出,处理好城乡关系、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水准、城乡人口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差距,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探索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施路径。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不断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资源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紧盯重点领域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等,特别是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布局建设一批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冷链急配中心,贯通上下游、打通产加销,让乡村设施强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激活农村消费潜能的堵点,促进城市食品消费升级和农村耐用品消费增长,让农村成为扩大内需、助力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动力源。

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与会专家表示,着力提升科技支撑水平,以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重大农业科技突破带动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农业科技由跟跑、并跑向领跑加速跨越。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打造商品农业、企业农业、市场农业。着力构建高水平的粮食安全、食物安全体系,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逐步把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强化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受益的机制保障。立足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推进中国式乡村建设现代化。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坚持做好全域规划,注重保护村庄自身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存关系,坚持生态空间、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的有机混合,保持和改进乡村生态循环系统。重点推进中心镇农产品集贸市场建设,完善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网络营销等基础设施,打通农村物流、商流和信息流,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

与会专家强调,在党的领导下,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把握好乡村治理的广泛性,包括经济治理、社会治理、文化治理、生态文明治理以及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建设等方面。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企业家入乡,同时大规模开展农村基层干部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等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支扎根乡村、建设乡村的人才队伍。

关键词: 首届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