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对青藏高原污染物年际变化的影响机制揭示

时间:2023-06-08 17:03:00       来源:科技日报


【资料图】

科技日报记者 吴长锋

记者8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赵纯教授带领的大气科学先进计算实验室揭示了降水对青藏高原污染物年际变化的影响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气候与大气科学》上。

青藏高原,又称“第三极”,因其独特而广袤的地貌以及众多的冰川资源,对全球及其所在区域的气候产生了深远影响。虽然高原的大气质量相对清洁,但其地理位置紧邻污染严重的印度恒河农业平原。每年春季,南亚农业平原的生物质燃烧成为高原南部气溶胶的主要污染源。这些污染物跨境传输至高原后,通过加热大气和地表积雪,在环境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影响亚洲季风气候和全球超过40%的人口的供水。以往研究发现,传入高原的污染物呈现显著的年际变化,但其背后的机制尚不完全明了。

赵纯教授领导的团队采用了中国科技大学版的WRF-Chem模型,通过控制和比较排放及气象条件的差异及细化各个物理、化学过程对污染物浓度的贡献量,进一步揭示了气象要素对高原污染物年际变化的影响。在一致的气象条件下,南亚燃烧排放量大的年份会模拟出更高的大气光学厚度。而在相同的排放条件下,降水较弱、总风速较强的年份模拟出的高原污染物浓度更高。因为高原大地形作用,更强的地表风速伴随弱的南风会降低南亚燃烧源区的地形降雨。降雨的减少会引起火灾频率的增加并有利于火灾蔓延,从而增加燃烧排放。另一方面,降雨通过湿沉降作用也会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同时,由于南风在南亚跨境传输中的关键作用,传输过程对高原污染物的贡献也会随之减弱。

研究人员介绍,以往的研究强调了基于统计分析的总风速对高原污染物年际变化的调制。相比之下,该研究确定了喜马拉雅山脉南部的降雨量比风速对季风前季节高原上空气溶胶年际变化的贡献更大。该研究成果强调了在存在多种因素复杂混合影响的情况下建立因果关系的机制分析和数值模拟的必要性。

(中国科大供图)

关键词: